今年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外部形勢、相對疲軟的國內需求等挑戰,市委、市政府立足穩預期、提信心、增活力,搶抓“兩重”“兩新”政策擴圍機遇,多措并舉促消費,千方百計穩外貿,全力以赴抓項目,推動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內外貿融合發展,全市經濟總體延續去年以來平穩增長態勢。
一、工業大盤支撐有力
1-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3%。
一是主導產業穩中向好。34個行業大類有22個行業實現正增長、增長面達64.7%。七大支柱產業中有六個產業增加值實現正增長,其中,醫療健康產業增長27.5%、智能裝備產業增長21.2%、紡織產業增長12.6%、食品產業增長11.6%、鞋服產業增長7.3%、建材產業增長7.1%。
二是經營效益顯著回升。1-5月,我市規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699.56億元、同比增長10.7%,實現利潤總額110.14億元、同比增長11.4%,營業收入利潤率為4.1%。
三是節能降耗成效顯著。1-5月,全市規上工業單位產值能耗同比下降9.8%。其中,六大高耗能行業單位產值能耗同比下降15.7%,降幅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9個百分點。
二、商貿領域多態共興
一是批發零售業增勢良好。1-5月,全市限上批發零售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9.1%。從主要行業看,鞋服、化工、鋼材貿易等3大行業增長18.9%,占全市限上銷售額的比重達76.7%,增量貢獻率達75.3%。從龍頭企業看,銷售額超億元企業達490家,銷售額增長21.6%,拉動限上銷售額增長18.0個百分點。
二是住宿餐飲業持續火熱。1-5月,全市限上住宿餐飲業完成營業額18.57億元,體量占泉州市29%,同比增長24.9%。其中,星級酒店完成營業額3.68億元、增長18.2%。
三是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1-5月,全市規上其他營利性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5.58億元、同比增長25.1%,增速比1-4月提升1.6個百分點。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完成營業收入10.73億元、增長26.9%,占全市比重達68.9%,增長貢獻率達72.7%;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增長35.6%,文化、體育和娛樂業增長23.0%,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7.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7.2%。
三、消費市場活力釋放
1-5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52.05億元、同比增長7.7%,其中,限上零售額199.91億元、增長13.7%。
一是基礎民生消費穩步增長。限上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82.3%,日用品類增長36.5%,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3%。
二是政策賦能消費升級加速。消費升級步伐加快,限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55.4%,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86.6%,可穿戴智能設備增長324.5%。
三是新興消費熱點持續涌現。在國家“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健身、戶外運動等消費場景持續升溫,限上體育、娛樂用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43.3%;受國際金價波動傳導效應帶動,金銀珠寶類商品消費需求旺盛,限上零售額同比增長46.5%;伴隨“顏值經濟”熱潮與消費升級趨勢,化妝品類消費呈現爆發式增長,限上零售額同比增速高達114.0%。
四、投資規模持續擴大
一是建安投資有效支撐。建安投資占比近70%,1-5月同比增長12.9%,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達83.5%。
二是工業投資增勢強勁。全市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8.2%,比1-4月提升7.6個百分點,增速比全市投資高出17.7個百分點。其中,技改投資增長37.2%。
三是民間投資持續加力。全市民間投資同比增長14.9%,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后的民間投資增長41.0%。
五、財政金融穩健運行
一是財政方面。1-5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16.82億元、增長2.3%;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3.71億元、增長3.9%,增速較一季度提升0.8個百分點。
二是金融方面。5月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3332.63億元,同比增長6.3%;本外幣貸款余額2556.02億元,增長7.2%,存貸比達76.7%,提升0.7個百分點。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