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來,晉江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部署要求,持續深化拓展“1+6”專項行動,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經濟運行穩中有進、穩中向好。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01.39億元,同比增長6.5%,呈現出“生產穩、需求優、質效升”的顯著特征。
一、供給側: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共筑“穩”的根基
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49億元,同比增長7.2%,增速較去年全年提升5.0個百分點。特色產業增長明顯。胡蘿卜種植面積達3.12萬畝、增長11.0%,產量5.33萬噸、增長20.8%,實現面積與產量雙增長,帶動種植業產值完成2.44億元、增長5.4%。海洋漁業提質增效。遠洋捕撈產量1.05萬噸、增長51.2%,帶動漁業產值完成10.04億元、增長9.3%,對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貢獻率達87.9%。
工業“壓艙石”作用凸顯。上半年,全市工業增加值921.50億元,同比增長7.4%,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8.8%,拉動全市GDP增長4.5個百分點。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0%,持續呈現較快增長態勢。主導產業大盤穩固,34個大類行業中,23個實現增加值正增長,增長面67.6%,較一季度提升2.9個百分點;四大傳統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8.9%,對規上工業增加值的增量貢獻率達75.9%;三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15.3%,其中,醫療健康產業增長23.3%、智能裝備產業增長13.2%,成為拉動產業升級的新引擎。龍頭企業支撐有力。全面開展重點工業企業倍增行動,上半年產值超億元企業達912家,同比增加85家,帶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7個百分點,其中,產值超5億元企業119家,同比增加16家。108家企業入選2025年泉州市級工業龍頭企業名單,新增上市公司1家。創新轉型步伐加快。上半年新增培育58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2家創新型中小企業、26家省級綠色工廠、6家省級綠色供應鏈企業,13個項目入選2025年先進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累計培育222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國家級綠色制造企業(園區)32家次、省級綠色制造企業(園區)69家次,獲評89個省級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全市認定登記技術合同98項,成交金額5.2億元,增長416.6%。園區標準化轉段提速。大力推進園區標準化2.0版本建設,上半年全市209個園區標準化項目新建成產業空間超200萬平米,簽約企業247家,投產企業155家,納統企業95家,入園企業實現產值超270億元。
商貿服務業質效更優。上半年,全市服務業增加值637.75億元,同比增長5.1%,比一季度加快1.3個百分點。批發零售業快速增長。批發零售業增加值266.86億元、增長9.2%,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41.8%,對服務業增長的貢獻率達75.4%。限上銷售額增長18.4%,其中,鞋服紡織類、金屬材料類(鋼材)、化工材料及制品類銷售額分別增長23.6%、19.3%、10.6%,拉動限上銷售額增長13.9個百分點。新型服務業加快培育。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3.0%,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增長18.2%,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長13.4%。會展經濟持續火熱。建博會、鞋體博會、食交會三大展會火爆出圈,意向交易額再創新高,分別比增12.9%、15.8%、8.2%,共吸引海內外客商超40萬人。
二、需求端:“三駕馬車”齊頭并進釋放“優”的潛能
居民消費提質升級。上半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784.28億元、同比增長7.1%。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240.93億元,同比增長11.9%。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顯現。全市限上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59.8%,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增長70.3%。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迅猛。在山姆會員店等龍頭企業帶動下,全市限上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大幅增長80.9%,飲料類零售額增長57.4%,日用品類零售額增長37.0%。文旅經濟持續升溫。在演唱會、文體旅消費季等系列活動的帶動下,上半年共接待國內游客820.8萬人次、增長14.2%,旅游花費115億元、增長14.1%,規模以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19.6%,首次躋身“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50強。
投資結構穩步優化。上半年,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9.7%,比一季度提升1.7個百分點。工業投資加快增長。策劃實施482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推動上半年技改投資增長34.2%,帶動工業投資同比增長26.5%,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9.7個百分點。建安投資提速釋放。上半年全市建安投資同比增長11.8%,占全市投資比重達69.9%,對全市投資的貢獻率達83.1%。新增項目投資接續有力。新增項目(不含房地產)520個,同比增長67.2%,計劃總投資增長64.9%,完成投資增長49.0%,不斷筑牢發展支撐。
外貿出口企穩回升。成立晉品出海指揮部,建設全球鞋服紡織供應鏈中心,搭建50家海外倉、100個海外商協會等平臺載體,舉辦泉州(晉江)內外貿高質量發展場景創新大會、“晉江-南非”產業對接會等,加快推動內外貿融合發展。上半年,出口有望實現扭負轉正,二季度增幅預計較一季度回升13.3個百分點,其中6月份出口增長23.5%。從企業性質看,民營企業外貿主力軍作用凸顯,出口增長2.4%,占全市外貿出口總額83.3%。從貿易模式看,一般貿易進出口增長1.8%,保稅物流進出口增長140%。從出口國別看,對東盟進出口增長2.4%,拉動外貿提升0.8個百分點,其中對越南、馬來西亞進出口額均達兩位數增長。
三、質效面:高質量發展助力實現“升”的突破
民營經濟韌性更強。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民營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1%,比全市平均高出2.1個百分點;限上商貿業民營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18.3%,在穩市場、保供應、促消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間投資占全市比重74.6%,同比增長13.5%,增長貢獻率達100.2%,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力。
企業效益平穩向好。上半年,全市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138.47億元、增長8.5%。其中,鞋服產業利潤總額79.14億元、增長9.0%,占全市比重57.2%;智能裝備制造業利潤總額8.20億元、增長22.7%,展現出高成長性。
財政民生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4%,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3個百分點,其中稅收收入增長2.0%。在支出端,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11.1%,教育、衛生健康、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分別增長5.5%、12.9%、8.0%,財政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導向更加凸顯。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上半年,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2元、增長5.6%,收入水平穩步提升。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49元、增長5.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7元、增長5.9%,城鄉居民收入比值1.97,收入差距持續縮小。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