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號:QZ06101-0240-2024-00235
- 備注/文號:晉政辦規〔2024〕7號
- 發布機構: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4-07-23
各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有關單位:
《晉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已經市政府第52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晉江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4年7月23日
(此件主動公開)
晉江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
為加強城市建筑垃圾管理,維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39號)、《福建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辦公室關于進一步加強建筑垃圾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閩建辦管〔2023〕1號)、《泉州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及有關文件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規定。
一、總則
(一)本規定適用于本市行政轄區內建筑垃圾的排放、運輸、中轉、消納、利用等處置活動。
(二)本規定所稱建筑垃圾,是指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屋過程中所產生的棄土、棄料及其它廢棄物,包括工程渣土、工程泥漿、工程垃圾、拆除垃圾和裝修垃圾等,不包括經檢驗、鑒定為危險廢物的建筑垃圾。
(三)建筑垃圾處置實行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的原則。
(四)建筑垃圾處置實行全程監管制度,保證建筑垃圾產生量、運輸量與消納量一致。建筑垃圾處置監管自運輸車輛離開施工現場時開始,到達預定消納利用場所時結束,相關信息分別由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運輸企業、消納利用單位確認。
施工單位、消納利用單位應當建立消納利用管理臺賬制度;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應當加強消納利用管理臺賬的監督。
(五)處置建筑垃圾的單位,應向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提出建筑垃圾處置申請,經核準后方可進行處置。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條件應當符合《建設部關于納入國務院決定的十五項行政許可的條件的規定》(建設部令第135號)等相關要求。
(六)相關職能部門,依照下列規定履行職責:
市發展和改革局負責指導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立項、資源循環利用基地設立,支持企業做好享受國家和省級相關扶持政策、財政補貼的工作。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指導培育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并申報列入《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行業規范條件》名單等。
市財政局應將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市級預算統籌安排,配合牽頭部門制定出臺建筑垃圾處置配套財政扶持政策;負責引導各銀行金融機構積極對接并提供綠色金融服務等。
市自然資源局負責指導建筑垃圾處置項目選址及用地報批等。
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負責已辦理施工許可的房屋市政、裝飾裝修工程等工地范圍內建筑垃圾源頭管理,監督落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負責已辦理施工許可的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工程的質量監督;負責指導房屋市政工程推廣應用再生產品,按職責對施工單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查處。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公路、水運工程等工地范圍內建筑垃圾源頭管理,監督落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依法對承運建筑垃圾的普通貨物運輸企業辦理道路運輸許可并進行監管,依法對違法行為進行查處。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加強再生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牽頭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土空間規劃和城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編制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專項規劃,明確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場所設置布局、規模及建設計劃等,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負責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建設項目可研報告的行業審查;負責建筑垃圾的管理工作,指導各鎮(街道)依據職能行使行政處罰權。
市交通警察大隊負責建筑垃圾運輸車輛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的監督管理,核定運輸路線、時間,依法查處交通違法行為。
市稅務局負責落實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企業享受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即征即退、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等。
泉州市晉江生態環境局負責對建筑垃圾處置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實施監督管理等。
農業農村局、林業和園林綠化局、水利局和其他相關職能部門,依照職能與分工要求,共同抓好建筑垃圾管理工作。
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應將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經費納入本級預算統籌安排,負責所轄區域建筑垃圾處置的屬地管理及協同配合工作;各鎮(街道)依據《晉江市人民政府關于賦予各鎮人民政府 街道辦事處部分行政處罰事項的通知》(晉政規〔2022〕1號),行使行政處罰權及與行政處罰權有關的行政檢查、行政強制措施。
(七)重大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確定需要配套建設建筑垃圾消納利用項目等污染環境防治設施的,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并督促落實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二、排放
(一)居民自建住房、裝飾裝修房屋產生的建筑垃圾,應當在物業服務企業或者村(居)民委員會指導下,投放至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設置的或者由所在地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指定的堆放場所。
(二)工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施工單位應當編制建筑垃圾處理方案,采取污染防治措施;鼓勵施工單位通過現場分類、運用移動式設備處理建筑垃圾,減少建筑垃圾出場量;建設、監理、施工及建筑垃圾運輸單位應當加強建筑工地的現場管理,嚴格落實文明施工責任,依法依規及時處置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
(三)因搶險、救災等特殊情況需要緊急處置建筑垃圾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當在險情、災情消除后3日內將建筑垃圾處置情況報告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
三、責任人制度
(一)實行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制度:
1.住宅小區由業主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受委托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未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業主(或公租房的承租人)為責任人,住宅小區的產權人(或所有人)為責任人。
2.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單位的辦公和經營場所,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受委托的物業服務企業為責任人;未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單位為責任人。
3.需要辦理施工許可手續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是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待建和停工工程的管理單位為責任人。
按照上述條款仍不能確定管理責任人的,由所在地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負責確定管理責任人。
(二)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應當履行下列義務:
1.設置專門的裝修垃圾堆放場所;
2.保持裝修垃圾堆放場所干凈整潔,采取措施防止揚塵污染;
3.督促裝修垃圾產生單位或個人不得將生活垃圾、危險廢物混入裝修垃圾堆放場所;
4.明確裝修垃圾投放要求、投放時間、監督投訴方式等事項。
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確因客觀條件限制無法設置裝修垃圾臨時堆放點的,應當告知所在地鎮(街道)、經濟開發區,由所在地鎮(街道)、經濟開發區負責指定裝修垃圾堆放場所。
(三) 裝修垃圾產生單位或個人,在產生裝修垃圾前,應向裝修垃圾投放管理責任人報備。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應與物業企業簽訂責任書;未委托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的,應與村(居)民委員會簽訂責任書。
四、中轉及運輸
(一)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應當建立本級智能化監管平臺或依托上級平臺,加強建筑垃圾處置全流程監督管理,并公開下列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1.建筑垃圾處置核準信息;
2.建筑垃圾運輸企業、運輸車輛等信息;
3.建設單位、施工單位、運輸企業、消納利用單位處置建筑垃圾的不良記錄和受到行政處罰信息;
4.其他監督管理的信息。
(二)單位或個人處置建筑垃圾的,應委托已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的運輸服務企業清運,不得將建筑垃圾交給個人或未取得相關審批手續的企業運輸。
(三)建筑垃圾運輸前,應當登錄智能化監管平臺,將工程項目名稱、建筑垃圾種類和數量、消納利用場所、車輛信息等事項申報備案,并按照市交通警察大隊指定的時間、路線運輸。
(四)各鎮(街道)、經濟開發區應當根據實際,規劃建設或指定可容納本轄區建筑垃圾排放的中轉場站或消納利用場所。
建筑垃圾中轉場站應設置明顯標志標識,采取圍蔽、覆蓋、排水、降塵等環境污染防治措施,配備稱重、裝卸機械、視頻監控等設施,建立日常管理制度,做好車輛進出臺賬登記管理等工作。
(五)建筑垃圾運輸企業及車輛承運建筑垃圾,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運輸企業應依法取得《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
2.車輛運輸建筑垃圾時,必須隨車攜帶運輸路線牌及建筑垃圾處置許可證,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及地點,運輸和卸放建筑垃圾;
3.車輛貨廂廂體頂蓋應使用硬質密閉或篷布密封裝置,不得超出貨廂欄板高度,開啟、關閉應靈活平穩,廂體底部應有防滲措施,整體密封性能良好,確保運輸時不外溢;
4.車輛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行駛及裝卸記錄儀、定位終端設備并保持正常使用;
5.遵守道路通行規定,不得超載、超限、超速行駛;
6.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六)建筑垃圾運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建筑垃圾運輸車輛安全管理和運輸規范等制度,對所屬運輸車輛及駕駛員實行動態管理,加強運輸車輛維修養護和駕駛員培訓,保證運輸安全規范。
五、消納利用
(一)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單位應當依法向市發展和改革局、自然資源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林業和園林綠化局、水利局、泉州市晉江生態環境局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二)積極引導國有企業、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和經營建筑垃圾資源化項目。
(三)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單位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1.配備稱重、裝卸機械、視頻監控等設施,對出入口道路進行硬化處理;
2.實施分區作業,采取圍擋、覆蓋、噴淋、排水、降塵等環境污染防治措施,保持場地及周邊環境整潔;
3.設置車輛沖洗設施,對出場車輛進行除泥沖洗,確保車身整潔、車輪不帶泥上路行駛;
4.制定并落實環境衛生和安全管理制度,安排專人負責現場管理;
5.記錄當日進場運輸車輛、消納利用建筑垃圾數量;
6.法律、法規、規章的其他規定。
(四)建筑垃圾消納利用單位不得擅自關閉,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消納建筑垃圾,不得消納工業固體廢物、生活垃圾和其他有毒有害垃圾。
(五)建筑垃圾分類消納利用應符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生態環境部有關規定。工程垃圾、拆除垃圾、裝修垃圾優先資源化利用,用于生產再生骨料、砌塊、墻體材料、道路材料等產品;工程渣土可優先用于土方平衡;工程泥漿脫水干化后,可以參照工程渣土進行處理。
(六)財政性資金占主導的建設工程項目,優先使用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再生產品。建設單位在招標文件中明確項目再生產品使用比例,設計單位在施工圖設計文件中載明再生產品的使用部位、最低應用比例和技術指標,施工單位選用符合設計要求的再生產品且用量符合要求。
六、部門協作
(一)市直有關部門依據職權加強對建筑垃圾處置的監督檢查。被檢查單位或個人應當配合,如實反映有關情況,提供必要資料,不得逃避、阻撓監督檢查。
(二)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會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交通運輸局、交通警察大隊等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建筑垃圾處置管理工作考核評價、失信懲戒、聯合執法、聯席會議等制度。
(三)構建建筑垃圾管理信息共享機制,各部門應將以下有關信息互相抄告或應要求及時提供:
1.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提供已辦理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的房屋市政工程相關信息資料;
2.市交通運輸局提供運輸企業車輛衛星定位信息、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道路運輸證及其年審資料;
3.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提供建筑垃圾產生單位、運輸企業、消納利用單位等建筑垃圾處置許可信息;
4.市交通警察大隊提供運輸企業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等信息,車輛核準的行駛路線、時間以及涉嫌違反建筑垃圾處置行為的運輸車輛監控資料;
5.其他各部門提供建筑垃圾管理方面的相關資料。
七、法律責任
存在違法處置建筑垃圾行為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規定》(建設部令第139號)等相關法律法規予以處罰。
八、附則
(一)本規定由晉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承擔具體解釋工作,與上級最新出臺文件規定不一致的,按上級文件最新規定執行。
(二)本規定自2024年8月22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7年8月21日止。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