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散論】陳洪進筑陳埭
陳埭這個地名,是因為五代時清源軍節度使陳洪進發動圍海埭造田而得名的。
陳洪進本是仙游人,投軍泉州,在留從效手下當個軍官,因作戰勇敢升任副兵馬使。后來,乘留從效病重,奪得兵權,取得南唐皇帝李煜的認可,被授予清源軍節度使,管理泉州、漳州一帶。
陳洪進頗重視農業。看到晉江南岸有大片長著野草的灘涂,就組織民夫來圍海造田,筑成當時晉江沿海規模最大的海埭,圍下方圓數十里的灘涂。據說,海埭剛剛筑起來,遇上大潮水,又猛刮起東南風,海浪滾滾直撲向堤岸,眼看海堤就有崩潰的危險。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候,陳洪進走上大堤,身穿官服跪在泥濘中,朝白浪滔天的大海禱祝:“東海龍王呀,大海浩瀚無邊,龍宮里珍珠寶物無奇不有,難道您還吝嗇這一小塊土地,不讓老百姓耕種糊口嗎?”沒想到他的話聲剛落,大海馬上風息浪平,海潮退去,海堤安然無恙。為了紀念陳洪進的功勞,人們就把這一片海地稱為“陳埭”。
陳洪進又指導人夫,開渠道,筑陡門,利用九十九溪水灌溉陳埭這一片新開墾的田地。陳洪進的家人首先住到涵口,掌管這一帶的水利灌溉。不久,到這里耕種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一個個村落,陳埭成了晉江著名的魚米之鄉。
(來源:晉江文史散論)
掃一掃在手機上查看當前頁面